尽管美联储在去年加息三次,且美债收益率触及近十年来的高位,但美元依然表现惨淡,这种现象令人感到困惑,在纽约梅隆银行(BNY Mellon)分析师看来,这可能是由于短期的不确定性以及长期的悲观情绪。
在去年年初时,外界普遍预期2017年会是“美元之年”。美联储如计划般祭出三次加息举措,而2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至1.9%,为2008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。但这些因素都未能推动美元走强。
ICE美元指数在2017年重挫10%,为2003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。欧元/美元2017上涨年攀升14.1%。
由于美国经济走强且股市强劲反弹,美元的疲软表现似乎更令上涨人意外。
纽约梅隆银行高级汇市策略师Neil Mellor表示,在市场长期以来因超宽松货币政策而扭曲的环境中,很难找出美元走弱的原因。
Mellor说道:“当美元与短期国债收益率一同上升时,对这种现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。但这种相关性已经破裂,很难说它是否意味着什么。”
他补充道:“就像收益率曲线的形状那样,这种情况很可能表明,美元长期前景是负面的。但也有可能是交易员抛售美元,因为他们对短期前景不确定,当人们不确定的时候,他们就会卖出。”
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——短期债券收益率与长期债券收益率的差值——自2013年以来一直在稳步趋平,当时这一差值在265个基点左右。
2年期美债收益率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息差目前在53个基点左右,与2005年时水平基本相当。